服务热线:400-023-4899

“青海这十年”省林业和草原局专场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03-19 16:55:22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168体育9月23日,青海省举行“青海这十年”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专场新闻发布会,请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尔平,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恩光,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田剑,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才让旦周介绍青海林业草原十年来的发展和历史成就,并回答记者问题。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青海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青海林草专场发布会,

  林草领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阵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草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林草事业改革发展。今天我们有幸请到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尔平先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恩光先生,局总工程师田剑先生,局总经济师才让旦周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青海林业草原十年来的发展和历史成就,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非常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林草生态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与各位记者朋友一起见证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历史进程,你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了青海生态保护的故事,为“国之大者”作出了你们的贡献。在这里,我代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林业草原部门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两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青海代表团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行稳致远,林草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可以说,这十年是青海林草生态建设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保护建设,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特别是我们坚持以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走在前头”为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全国提供了“青海智慧”“青海经验”。

  从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方面来看,我们奋力推动青海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列。高标准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协同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加快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进程,积极做好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前期工作,开展4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内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打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通过森林草原保护修复,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更高层次上为推动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示范。

  从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方面来看,我们持续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和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强化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化草原治理、荒漠化治理、重要湿地保护和修复,不断增加林草资源总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2012年-2022年,累计完成国土绿化4066.9万亩,累计完成防沙治沙89.13万公顷,全省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其中有效治理可治理沙化土地达30%以上。

  从草原有效管护和治理来看,我们统筹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退牧还草、退化草原治理等草原工程,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2年的54.22%,提高到2021年的57.8%。鲜草产量达到10549.5万吨,每年约2.45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得以休养生息,2.29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十年累积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27.46亿元,79万户农牧民受益,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从全面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来看,我们紧紧围绕产业“四地”建设战略部署,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机枸杞、沙棘深加工、草种繁育、中藏药材、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优势产业,让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认真落实森林、草原、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惠民政策,积极吸纳农牧民群众参与林草生态工程,稳定生态管护员队伍,在巩固脱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形成了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互促并进的良好局面。

  从全面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来看,我们坚持一手抓资源培育,一手抓资源保护,通过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依法加强林地、草地、湿地保护。多年来,我们坚持把湿地保护作为维护“中华水塔”生态安全的重要依托,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省湿地面积7651万亩,占全国湿地总面积3.5亿亩的21.86%,面积居全国第一。依托“林草长制”“双包五联制”“专项督察制”压紧压实相关责任。大力推广“人防”+“技防”+“物防”,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立体森林草原防火监测体系,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取得连续35年无重大火灾的优异成绩,林草高质量发展基石不断夯实,林草资源越管越多、越管越严、越管越好。

  从全面推动林草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看,我们系统梳理、深度挖掘、准确提炼林草生态文化内涵,培育选树南北山植绿、玛可河守林、沙珠玉治沙、铁卜加护草、可可西里坚守等先进典型。大力推进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把丰富的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资源打造成自然生态体验区和环境教育展示平台。加强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生态旅游、观光体验、民俗文化等生态文化产业园。开展生态课堂进校园和自然体验活动,探索建立规范、现代、专业的自然教育体系,建设了一批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博物馆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体验和教育基地。近年来,青海多幅生态摄影作品获国际摄影奖,形成了“青海生态摄影现象”,充分发挥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

  各位记者朋友,当前,我省林草生态建设已进入新发展阶段,2021年,习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要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总结三江源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

  下一步,全省林业草原工作将按照省十四次党代会要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家林草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持续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列,加快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始终做“中华水塔”的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

  青海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公园示范省,请问下一步林草部门将如何推进国家公园群建设?

  下一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工作,总结来说就是四个“高”:高质量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高水平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高站位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高效率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国家公园群建设。具体说,我们将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共同研究,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和管理机构设置,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持续推动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雪山冰川及湿地保护,加大退化草地、湿地、沙化土地治理力度。启动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积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高质量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各项任务。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祁连山甘肃片区的沟通协作,持续加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智慧感知系统建设,加大执法监督管控力度,提高科研监测能力,深入推进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加快生态文化成果输出,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打下坚实基础。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中,我们将研究制定《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加快推动本底调查和管理体制建设,科学划定边界和保护分区,加快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同时,我们还将全面启动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前期工作,按照《国家公园设立工作指南》,针对性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社会影响评价、范围及分区论证、矛盾问题处置等工作,正有序推进创建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

  青海依托生态重点工程,先后实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和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那么下一步青海将如何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工作?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强化举措,完善政策,进一步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质量组织实施《青海省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黄河沿岸绿色生态廊道、湟水河沿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西宁地区南北绿化四期工程和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推动形成“大绿化”“大生态”格局。二是研究出台与科学绿化相配套的营造林、草原保护修复等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推行造林绿化全过程成本、质量管理和资金补助政策,全面完善推进“先建后补”制度,解决好“造、封、管”分区施策、长效动力、新造林地管护抚育等问题。三是充分发挥林(草)长制职能,科学分解细化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碳储量等主要考核指标,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强化追责问效。四是充分应用森林草原资源综合监测成果,调查发布全省第二批乡土树种名录,加大认定沙生植物良种,制定草种目录,进一步优化国土绿化树种草种乡土化体系。五是继续深化差异化造林和草原资金补助政策,研究出台灌木造林和沙化草地治理扶持政策,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则,做到师法自然,倡导营造以灌木为主体的混交林,提高灌木造林比重,注重配置乔灌草比例,加大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提升草原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构建立体配置、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

  我们知道,目前青海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地区、有机枸杞生产基地。那么接下来,省林草局将如何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关于加快林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省政府重点工作安排部署,省林草局编制印发了《青海省“十四五”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结合我省林草产业资源禀赋、发展实际和目标任务,坚持特色发展、龙头带动、品牌建设、文化驱动、融合发展五大发展策略,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林草生态产业区,即,东部河湟谷地林草生态产业区、西部柴达木盆地林草生态产业区、南部三江源林草生态产业区、北部祁连山林草生态产业区、中部环青海湖林草生态产业区。在分析五大产业区域主要产业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我们将稳步推进林草特色种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依法加快特色养殖、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壮大草产业、提升产业加工水平、丰富生态产业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九大发展任务,实施林草产业资源保护、特色种植基地建设、林下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型野生动物驯养繁育、草产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绿色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10项重点工程、建设42个项目。加快推进林草产业有机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贡献。

  我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2年的54.22%,提高到2021的57.8%。那么下一步,我省将在黑土滩治理中有什么具体措施?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草原保护修复,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省制定了《黑土型退化草原保护修复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通过四大措施,提升草原质量,构建稳定、健康、优良的草原生态系统。一是分类推进退化草原治理。针对三江源、祁连山区域内分布的黑土滩、黑土滩坡,通过人工种草、补播改良、松土施肥、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柴达木地区和环青海湖周边沙化草原,加大种子包衣、飞播种草等技术在沙化草原修复中的应用,降低修复成本。对鼠害危害重的中度退化草原,采用鼠害防控、免耕补播、土壤修复、围栏封育等措施实行草原改良修复。对毒害草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的退化草原,先进行毒害草清理,后进行人工补植优良草种、施肥的方法改良。对草原区内分布的交通沿线取料场、废弃定居点、矿藏开采遗地等,通过地貌整形、土壤改良、植被修复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恢复草原自然风貌。二是加快草种业振兴。全面摸清我省草种种质资源本底,以青藏高原特有种、珍稀濒危种为重点,巩固传统常规育种,引进培育分子育种技术,提升乡土草种驯化利用率。推进草种原种和商品种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建立健全科研、生产、管理紧密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提升草种子生产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草原监测评价。开展草原监测工作,准确掌握草原面积、类型、分布、生产力以及生态环境等基本情况,重点对草原生态现状做出评价。推进草原数字化建设,提升草原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强化草原鼠害、虫害常态化监测、精准化预报,及时发布灾情预警信息。四是实行草原休养生息。严格落实用途管制,加强基本草原保护,确保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制定出台全省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办法,推进草畜平衡示范县建设。建立草原自然公园,推进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科普宣教和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等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新格局。

  通过黑土型退化草原保护修复五年行动,全省重度退化草原将得到有效治理,五年完成黑土滩治理1000万亩,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8.5%,其中,治理区植被盖度达到60%。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持续提升,草原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我省湿地面积稳居全国第一。多年来,我省在湿地保护建设中做了很多工作。那么下一步,我省在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申报中具体作哪些工作?

  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湿地调查数据显示,我省湿地面积510.12万公顷,湿地面积稳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有青海湖鸟岛、玛多扎陵湖、鄂陵湖3处国际重要湿地。为切实加强高原湿地保护,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有效履行《国际湿地公约》责任,今年2月我们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重要湿地履约办公室提请申报了玉树隆宝滩和海西可鲁克湖-托素湖2处国际重要湿地,并按照国家林草局的相关要求,正在谋划将曲麻莱德曲源、泽库泽曲、班玛玛可河、乌兰都兰湖、都兰阿拉克湖5处省级重要湿地申报为国家重要湿地。截至目前,申报的2处国际重要湿地均已通过国家初审。拟申报的5处国家重要湿地已完成与国土三调数据、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预案的对接调整工作,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

  我省国有林场承担着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重大职责。今后将如何进一步推进现代林场创建试点工作?

  国有林场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根基,按照国家现代林草建设的长远规划、布局和总体要求,自2021年以来,我省在全省110个国有林场中选定区域生态位置突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培育前景广、产业发展后劲足、林场文化深厚的30个林场作为现代林场创建试点,规划到2025年,创建一批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国有林场。根据现代林场创建试点实施方案、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严格按照资源保护优先、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发展充分、林场富裕和谐的要求,我们集中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理念先进、文化突出、运转高效的示范林场,下一步具体将围绕五个“示范”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绿色示范林场建设。集中精力打造以森林景观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业、以林内空间优势开展种养殖业为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以培育碳汇市场为抓手的森林碳汇产业。二是开展科技示范林场建设。切实把国有林场打造成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繁育示范场、营造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的试验示范场、走进森林亲近自然的科普教育示范场。三是文化示范林场建设。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林场精神,通过自然教育、森林体验等传播生态文化,利用林场内的名胜古迹、古刹古道等自然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智慧示范林场建设。利用智能化手段,建设森林资源物联网监管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职工绩效考核公正、人才评价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化手段,建设职工网络培训系统。五是综合示范林场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举统筹建设具备绿色、科技、文化、智慧方面的示范意义,为全国国有林场建设贡献青海智慧。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标签:林业新闻

【产品推荐】